7月3日,在第九屆全國腫瘤營養學大會上,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、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、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及臨床營養科主任石漢平表示,營養不良不僅僅是醫學問題,也不僅僅是經濟問題,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,還是嚴肅的人權問題,要重視臨床營養工作。
營養跟藥物、放化療一樣重要
營養貫穿人的整個生命周期,從生命早起1000天直到老年直至生命的最后,都要講究營養,因為營養和健康關系比較密切,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,從腫瘤營養來講,營養也應該貫穿腫瘤的預防、治療和康復,在治療當中,又要貫穿在手術前和手術后。原衛生部副部長曹澤毅認為,營養就是免疫力,沒有足夠的營養,就沒有足夠的免疫力,尤其是對于腫瘤患者來說,沒有免疫力,在內外科治療、放射、化療等手段,都不會起到很好的作用,甚至會有相反的作用。
營養不是補充,不是支持,更不是輔助,而是治療,而且是最好的治療,是與手術、放療、藥物治療并重的另外一種治療方法,應該成為疾病的基礎治療方法或者一線治療方法。石漢平主任說,營養治療不僅能顯著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、降低疾病死亡率,還能大幅降低醫療費用,提高患者生活質量,高度維護患者的尊嚴和權益。
營養治療需要精準的營養診斷
在醫院,我們能看到心電圖室、CT室、B超室……卻看不到營養診斷室,遺憾!
精準的營養治療,始于精準的營養診斷,沒有營養診斷,就沒有營養治療。石漢平主任形象的舉例,就像打仗一樣,得先知道敵人在哪才能精準地打,在臨床上,營養是一種治療手段,治療就必須要明確適應癥和相關指針,這就要靠營養診斷來完成。
石漢平主任說,傳統的營養不良診斷有一級和二級,由此可以知道是否有風險以及是否存在營養不良,具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、有沒有炎癥、是哪種類型、有什么危害等,這就需要進行三級診斷。
營養不良是一種全身性疾病,幾乎涉及所有的器官和系統,甚至心理、靈性和社會角色。石漢平主任說,傳統的二級診斷難以發現營養不良的全部嚴重后果,而且營養不良的部分后果如生殖系統功能紊亂、心理障礙、神經/精神異常已超出了營養評估的定義和范疇,因此需要在營養評估后進一步實施綜合評價。
目前,中國的營養不良三級診斷包括營養篩查——營養評估——綜合評價三步,診斷更全面、更精準。
特醫食品就是患者的“飯”
聯合國人權宣言認為食物權是基本人權,由此我們是否可以大膽地推論,特醫食品權就是患者的食物權。”石漢平主任說,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我們將它定義為患者的“飯”。如同人們有權力獲得充足的食物一樣,患者也有權力不費周折地獲得特醫食品。
然而,特醫食品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阻礙。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介紹,一方面,特殊醫學配方食品在臨床和患者中,認知度還不高,很多臨床醫生對此也有很多認識上的不足;第二,當前中國供臨床使用的特殊醫學配方食品的品種、劑型、規格,比較單一,不夠豐富;第三,特殊配方食品應該是在醫生的指導下調配和使用,但目前絕大多數醫療機構還沒有把它列入診療的目錄,不能在醫療機構暢通地、廣泛地使用,還不能滿足甚至還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。希望國際社會重視所有患者的食物權,維護好臨床營養這項基本人權。”石漢平主任總結道。
依托科技力、打造產品力、塑造品牌力
三奇生物醫藥(山東)有限公司是由三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的一家控股子公司。公司定位:基于“三奇”系列品牌和集團發展規劃,突出日照茶和海洋生物資源優勢,研發、生產和銷售以下五個方向的生物醫藥產品:特醫食品、功能性食品、醫用診斷產品、醫美產品、疫苗產品。
未來,公司將依托三奇發展集團上市,繼續深入發展生物醫藥產業,以技術創新為動力,以發展國際領先生物醫藥產業為目標,以科技力、產品力、品牌力為核心競爭力,秉承“發展醫學營養,關懷百姓健康“的使命,研制開發出更多健康、優質的生物醫藥衍生產品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貢獻。